定了!明年我们践行这12本书

每年我都会在只管去做成长会带大家践行12本书,我们称之为“DO书”,这是什么意思呢?

你有没有这种感觉:看过的书真的太多了,但真正用起来、内化的却没有多少,而我自己的《小强升职记》、《只管去做》,包括能够成为自由职业,还包括我在时间管理这个领域持续输出,全都是因为我践行了一本书:《搞定》

难以想象吧?我践行了一本书就已经给我人生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!!

而另一方面我却看到很多人都只是在“读书”,最多就是写一点笔记和思维导图,然后感觉到读了很多书,自己却没有改变

这就很可惜了

所以这篇文章我就跟你分享:

1、只管去做成长会22年会践行哪些书

2、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书?

3、到底怎样DO书?

请你继续往下看:

明年践行的12本书

我们2022年DO书单是这样的:

1、《定位》 作者:杰克·特劳特,关于品牌定位的书,在个人崛起的时代,不管是在公司上班,还是自媒体,都需要经营个人品牌

2、《福格行为模型》作者:B.J.福格,为什么有些事情很容易养成习惯,另一些事情则很难?这本书帮我们找到驱动行为的3个关键要素

3、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作者:罗伯特·戴博德,读这本书的同时也在探索自己内心的抑郁、愤怒和自卑,尝试与自己和解

4、《影响力》作者:罗伯特·西奥迪尼,这本书可以说是传世经典,读完之后就知道商家是怎么影响自己的决策,自己又该如何影响他人的行为

5、《卡片笔记写作法》作者:申克·阿伦斯,这两年特别火的书,读完才发现,原来很厉害的人都是这样做笔记和写作的

6、《富爸爸穷爸爸》作者:罗伯特・T・清崎,想要提升财商,这本书是必读的,我按照书里的方法做了家庭现金流表和资产负债表,已经4年时间,每月更新,非常实用

7、《成功、动机与目标》作者:海蒂·格兰特·霍尔沃森,这是一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书,没有空话、大话,对于达成目标特别有帮助

8、《搞定3》作者:戴维·艾伦,GTD方法的经典书,我07年开始践行的是《搞定1》,后来我发现《搞定3》更加的成熟,所以今年带大家一起践行

9、《游戏改变世界》作者:简•麦戈尼格尔,现在人的生活都太无趣了,枯燥的工作、无聊的生活,这本书提供了游戏化的角度,来改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,我现在就特别期待看到大家会设计出怎样的小游戏

10、《象与骑象人》作者:乔纳森•海特,2021年我们践行过这本书,大家都觉得一下子搞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明明想要跑步,但却就是磨蹭着不想出门的原因,强烈要求2022年继续践行

11、《决策的艺术》作者:John S. Hammond,人们都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,那么如果做出明智的决策,选对方向呢?这本书谈到了一些策略,我会在成长会带大家一起去践行

12、《重新认识你自己》作者:克里希那穆提 ,书单里有这本书可能有些人会很意外,觉得这些文字优美的哲学书应该是感悟,很难践行,事实上我们前两年践行了《传习录》大家都非常有收获,我也很期待大家把这本书付诸行动,真的重新认识自己


这时候你可能会说:这里面好几本书我都看过了,那么你有没有去践行呢?如果没有的话,还是一起来践行过再说吧

这些书是怎么选出来的?

我选DO书单有一个标准:经典方法论,这里面包括两个选书角度

第一是要足够经典,经过时间的考验之后,仍然被认可的书,比如说《影响力》2006年出版,到现在已经十几年,仍然是各大书单的必读书,《定位》、《传习录》可能就更久了

第二是要有方法论,便于践行,有些书是以方法论为主的,比如《搞定3》,甚至有个流程图,还有一些书是方法论不明显的,比如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、《传习录》,这时候我就要发挥自己“化书为行动”的能力了

比如王阳明先生提到“成事儿三要素:才、气、势”,可能大部分的人读完就翻篇儿了,我们会有一个行动作业,专门让大家用这三要素来分析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具备这三要素,这样学以致用,大家就非常有收获

这是选书的标准:经典方法论,其实在DO书顺序上,我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

比如,把《定位》放在第一本书,把《重新认识你自己》放在最后一本书,你想想,刚开年是做新年规划的时候,践行《定位》刚好可以把自己这一年的发展策略定下来,心定了,就不会因为纠结浪费精力

《重新认识你自己》放在年底是因为经过了一整年的打拼,应该要沉淀沉淀,探寻一下自己的内心了,到底自己是怎样的人?到底自己想要什么?这本有哲学高度的书就特别合适

再比如,这12本书有的是偏理性的商业书,有些是偏感性的故事书,还有些是心理学方面的书,有些是理财方面的书,我把他们都搭配起来,尽量不要连续两个月有相同类型的书,避免疲劳

这些选书的标准和小心思,都是为了让只管去做成长会的小伙伴更舒服的DO书,那么说了这么多DO书,具体到底是怎么做呢?

到底怎样“DO书”?

我的DO书法分成四个步骤:认真模仿、高质分享、深度反思、个性创造

1、认真模仿:学习一种方法,不要只把你认为好的留下,不好的就去掉,这样暴力拆卸,会让你看不到这个方法论背后的底层逻辑,比如说我的目标九宫格,记得有位读者问我:“强哥,这模板我能不能自己改一下呀?”

我的建议都是:至少先按我的模板践行3个月再说,3个月之后他给我微信留言:强哥,还是你这个模板好,越用越觉得暗藏玄机,所以,一开始就先严格按照书上要求的去做,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,实践一段时间之后你才会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设计

认真的模仿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难在哪儿呢?空杯心态,千万不要一看这个地方,哦,我懂,一看那个地方,哦,那不就是xxx吗,这样我们什么都学不到

所以我在每周的DO书课上,不仅仅会讲书里的知识点,还会去讲,我是如何认真模仿的

2、高质分享:我特别认同秋叶大叔提到的输出层级

你可以看这张图,输出层级从低到高分别是:

  • 读书笔记
  • 全书脉络思维导图
  • 写文章
  • 写书
  • 给他人讲授
  • 践行

大家可能都知道输入同时也要输出的道理,但是却一直在做低质量的输出,甚至无质量的输出,造成的结果就是知识并没有被内化

我去观察一个人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分成三个高度,就拿时间管理来说:

第一个高度是:他掌握了时间管理

第二个高度是:他可以讲授时间管理

第三个高度是:他活出了时间管理的样子

我们带大家每月践行一本书,每周有一个行动作业,行动作业都会做点评,就是鼓励大家做更高层级的输出(践行),争取活出xxx的样子

3、深度反思:我们每周都有一个反思作业,这和《卡片笔记写作法》里的永久笔记有点类似

对于书中的某一句话,比如王阳明说:“工作即修行”,写一段自己的理解,不少于300字,相当于积累了一张自己的知识卡片

同时我们每周都有答疑,对于书里面不太确定的地方,都可以在每周答疑的时候一起交流和探讨,现实生活中可很少有这样一群人陪伴着你读书,还陪伴着你践行,还陪伴着你正儿八经的探讨

4、个性创造:在认真模仿的基础上,创造自己的知识版本,才不会辛苦“坚持”,而是成为“自然”

方法是千篇一律的,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所以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版本,这就是一种创造,比如说《番茄工作法》,建议25分钟工作,5分钟休息,但是我在认真模仿之后,创造了自己的版本

根据精力吃番茄,早晨精力好的时候,就多专注一会,设置45分钟倒计时,中午精力糟糕的时候,就设置10分钟倒计时,这就是我自己的知识版本

后来我还基于SMART原则创造了用于建立共同目标的SMART提问、以及个人效能环,等等

知识,应该能演化出无数个版本才对,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有着独特的经历和经验,反之,如果没有学以致用,知识和自己的经历经验结合不起来,看上去就是千篇一律的

结语

读书,更要DO书,如果你也想跟我们一起践行这12本书,欢迎加入只管去做成长会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