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TDLife推出《搞定GTD》系列文章

2

GTDLife一直是以“让我们一起成长”为口号的GTD、时间管理、个人提升的Blog,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了很多经验,也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反馈,我们大家都在这种交流和反馈中不断成长。

最近一直有读者提出:“为什么GTDLife没有一个面向初学者的入门级GTD读本?”

我想,是时候整理一下思路,沉淀下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了~

为什么写这个系列?

GTD是一种方法论,来自于美国的DavidAllen,在国内目前来说还比较小众,很多人对这套理论能否适合中国的大环境还心存疑虑,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关注GTD,“不了解”加上“不信任”、“不适应”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这是GTD在国内无法迅速传播的门槛。

想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,GTDLife有这样的想法:

  1. 从了解入手:GTD的书籍虽然已经很通俗易懂,但是毕竟理论多一些,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“看了《尽管去做》之后觉得写得非常好,理论也非常有可行性,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开始。。。”所以GTDLife打算推出《搞定GTD》系列文字从实操和经验上对《尽管去做》形成一种补充,可以当作他的参考书。
  2. 解决信任问题:尽量少的研究“原版GTD”的理论,尽量多的分享经验,让读者们相信,GTD在你的身边就有人使用,是切实可行的。
  3. 培养习惯适应:由于中国大环境的问题,大多数人在开始执行GTD的时候都不是很适应,很容易半途而废。

上面提到的3点也可以当作GTDLife.cn关于GTD推广的三个高度的目标,希望得到读者和朋友们的支持。

显然,《搞定GTD》系列文章就是为了实现“从了解入手”的目标。

我认为GTD是一种生活方式,因此每个人心中都应该埋下GTD的种子,生长出属于自己 的GTD力量,关注GTDLife,关注GTD力量

这个系列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?

  1. 改变以往“我写你看”的自言自语写作方式,这次希望能够真正的从读者出发,读者关注什么?想了解什么?我们就写什么~这样写出来的内容会更加精准和实用。
  2. 有机会的话希望联合一些比如GTD工具、Outlook使用等方面的达人,尽量让每个人写自己擅长的东西。

希望众多读者和GTD达人能够不吝赐教,将这本《搞定GTD》做成你想要的《搞定GTD》

如何共同完成《搞定GTD》?

  1. 您想了解什么?将您关注的问题,或者想了解的内容,请尽量的详细,否则我可能不太明白你说的是什么,比如不要告诉我你想知道“如何成为GTD高手”,请尽量精确一些,比如“我想知道如何在Bonsai上实现GTD”或者“我想知道都有哪些收集工具”等等,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我,我的email是:zouxin2000#163.com
  2. 您在哪些方面有实践的经验?比如说你可以告诉我“我对outlook上面实现GTD很擅长”或者“我在回顾步骤上有一些非同一般的经验”,欢迎同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我,我的email是:zouxin2000#163.com

让我们共同完成“搞定GTD”,让我们共同分享,让我们共同成长~

也欢迎大家在GTDLife交流圈谈谈你的想法。

GTDLife推出《搞定GTD》系列文章》上有19个想法

  1. 目的是要找到一套容易上手的方法,来更快地推广GTD么?

    的确是需要这样一个方法了。
    我觉得目前是有三个乱象:
    – 原书太抽象,体系过于庞大,真正需要GTD的人是否有时间读仍然是问题。
    – 成功的应用者,方法与工具选择都带有强烈个人风格,新手难以判断,无所适从
    – 过于钻研软件/设备,舍本而逐末,对新人来说,连GTD有什么用都不清楚就开始投资工具,是不现实的。

    所以建议是否可以先列出一个大纲,先规划整个方法的脉路。既然是要从小众推向大众,那必须需要适合大众的口味,由浅显入深,先从简化后的理念开始,例如我们之前讨论的最简化清单,由浅入深。

    工具选择上,原书作者基本没谈到具体工具的应用,这也是执行不易的主要原因,很多人是你必须手把手教的。所以必须为初学者选择一套成本不高,易于使用的工具,待他们真正有概念后才告诉他们每一个环节的工具都可以如何替换,然后有成功的GTDer的应用文章给他们借鉴

    可能在文字风格上,要更像个教练才行。

    同时也建议采用各种在线协作的方法,例如忙吧项目管理,Google共享日历,Google Site(Wiki式协作)http://sites.google.com/等方式

    仅建议,供参考

  2. 我觉得您说的很对,现在和GTD相关的东西有些杂乱。

    您所建议的列出大纲的事情我正在准备中,同时希望读者们能够提供一些需求:你们到底需要什么?想要了解什么?越详细越好。

    至于工具的使用,诚如你所说达人有一些,但是并不能通用,我们只能退回到最简的方式,提供一个最简工具的使用方法,把这个当作一个核心,然后其他人把自己的工具在这个核心上演变出来。不过这是很难的事情,因为众口难调的原因。

    文字的风格上会尽量平实一些,呵呵~

   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~~~

  3. 不错啊,想法不错,不过从我个人来看,我更愿意自己去实践,如果很多现成的做法,会让人变得更懒惰的,你觉得呢,?

  4. 关于GTD在国内是小众的使用物,我觉得其实是否使用GTD牵涉到性格的问题,你可以设身处地找几个身边不同性格的人,揣摩一下他们是否会用GTD来规划自己的生活?至少我身边,基本上都是偏向于完美主义情绪的人,才会开始考虑用GTD,其他人听过就算了,没半点兴趣。

    其次开始需要使用GTD往往需要一个温床,比如忙到无以复加抑或在目标前有极大压力的情况下,客观产生了一种时间管理的需求,这样的时候,GTD就会轻易占领这个崭新的市场。如果你介绍一个每天朝九晚五,上班清闲的人去使用GTD,客观上GTD能为他提供更多清闲的时间,但主观上他恐怕是不会需要的。

    另外有关GTD的复杂性,其实我觉得尚可,对于尚有逻辑性的人来说,一张GTD的流程图足以一目了然了,倒是相匹配的习惯,和趁手的工具要花不少时间适应和寻找。我建议在向别人推荐GTD的时候,千万别发个David Allen的电子书的链接,取而代之是一张GTD流程图的链接即可。

  5. 呵呵,有现成的东西大家肯定会迫不及待的往自己身上套,但是最终还是会有自己的想法~~

    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很容易的先把GTD执行起来,后面怎么样进行个性化的处理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    上帝保佑懒惰的我们,呵呵~

  6. Binbin 提到的两个观点很一针见血

    1.GTD与性格的问题
    2.GTD与压力的问题~

    其实在这两个问题的背后是自己对自己人生的规划,也就是人生观的问题,就算性格是比较随意,就算压力不是很大,但是只要自己有明确的目标,就会不断打磨自己的性格,就会给自己增压。

    身边确实有很多根本不需要GTD的人,因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需要GTD的帮助,但我想,GTD作为一种生活方式,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慢慢的被更多的人所接受。

    呵呵,我就经常给别人发电子书的链接,呵呵,看来我要改改了,GTD理解起来其实不复杂,主要是坚持下去难度很大。

  7. 针对不同对象都有一定数量好的文章。例如我是学生。我就会想知道gtd在学习生活上能帮我多少,或者说改变多少,对自己未来规划能考虑多少。
    其实是需要那么一圈子的人来参与某个职业.对象中具体的讨论

  8. 我想David还是应该自己先提出一个提纲,而且你既然选了这样一个课题,你心里肯定已经多少有了这样一个提纲。
    毕竟你要写的东西不是叫做《GTD Q&A》,我想还是应该以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核心来写,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。
    David,给自己的计划做个mindmap吧。我想还是应该你先提个想法,大家才容易给建议。

  9. Pingback引用通告: 小麦仓库 » GTD从入门到精通1(from GTDLife)

  10. 我看到的文章大都是注重理解,至于具体工具、应用则认为“只要理解了,这些都是将要的”。如果只是小众的话,这样当然是正确的。但要大众化的话,这样肯定不行。
    建议这个系列能够依托一个具体的工具(比如outlook),专讲具体应用,让人看一篇就能用一篇,先用起来再说。至于是否需要深入研究下去,则视各人兴趣。如此,方能大众化起来。

  11. 您说的非常有道理,也和我对《搞定GTD》的定位暗合,在讲完基础的东西之后就会讨论具体工具的具体应用。这就是所谓的《从入门到精通》了,呵呵,入门GTDLife可以帮忙,但是要精通,就要靠自己了,呵呵~~

  12. 其实能看到这些让我很收益 了,看原书实在很头痛啊/111

    还有就是谈到这个GTD,我觉得不必强求大众都接受.

    原因如下:
    1,在中国缺乏群众基础.因为中国人思维是螺旋性的,而不是直线的.只要调查下用GTD的人就知道了.
    2,中国真正需要的人是少数精英.比方:天天到工厂上班的女工不需要,小贩不需要.但是,中国这样的大众是绝大多数.

    因此,我建议:
    DAVID你应该把目标人群订立在: 小部分需要GTD的同胞们

    呵呵!只是建议.
    再次对于有这么好的交流平台和你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!

  13.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,除了Blog之外,我们还有个Google group可以用来交流心得,地址是
    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gtdlife?hl=zh-cn

    正因为正统的GTD在国内并没有很好的生存环境,所以我考虑以实用为主,从案例的角度出发,去进行描述。这还需要像你这样的热心读者多多支持和建议

    一起加油吧

  14. 希望作者能更加实际点。
    1.多一点例子,并能跟踪例子处理的全过程。
    2.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的物品。
    3.多点具体干什么,少点理论。

评论已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