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大家还都拿豆瓣当作典范,今天豆瓣就成了众矢之的
起因之“我上”
按照豆瓣 官方blog上的说法,我上应该是一个关于blog收藏与发现的服务,并且声称不是rss阅读器,不会和抓虾冲突。
但大家的观点并不是这样。
观点一:我上这个名字台难听,我看,我听都还过得去,到了我去的时候已经有点别扭了,出来个我上,总是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浮想联翩。为什么频道名称非要是带“我”的两个字组合?以后我吃,我穿,我睡,我考等等频道会不会出现?
观点二:我上存在若干bug, 并且有些blog无法导入。
观点三:不希望被推荐怎么办?
观点四:我上没有存在的价值。
官方blog上提到目前测试版本的”我上“能够满足豆友们两方面的需求:
1.收藏和评价自己喜欢的blog
2.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你可能感兴趣的blog地址
冷静下来分析一下:
豆瓣早在没有小组这个概念的时候,完全诠释了WEB2.0的概念—所有的内容由用户创造,用户使用,用户受益。在那个当口摆在豆瓣面前有几条路可以走:
- del.icio.us+pandora+digg = douban。现在豆瓣正在走的路,del.icio.us代表着用户提供内容,digg代表着在内容之上的相互推荐,pandora代表着在用户提供数据之上的分析和猜测。豆瓣按这条路走,因此他被树为web2.0的标兵。但豆瓣现在无法很好的解决盈利模式的问题,靠着与当当和卓越等网上书店的分成混日子毕竟不是办法。如果不继续他的特色,用户将很快对他失去兴趣。我认为豆瓣应该继续更新他对数据库的分析技术,准确的预测出使用者的偏好,并且推荐符合口味的电影、音乐、书籍(这三方面就足够了)。还需要能够把有同样爱好的人聚合起来,但我不认为小组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,除了要把用户按照兴趣进行竖分之外,还应该把用户按照层次,阅历等等横分,很多人已经开始怀念豆瓣刚刚上线的时候了,怀念那些年龄,品味,思想都能融洽交流的朋友。豆瓣一向以简约著称,也一向以功能不全让人咬牙切齿。要走这条路,就不能分神,集中精力搞数据统计分析,这才是王道!
- 商业化之路,豆瓣在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影响力的时候,就赶紧抓天使或者风投套现。有些人甚至已经明确指出了豆瓣应该走的商业化之路,但我认为他所指出的那些商业模式是行不通的,因为并不是为豆瓣着身定做的模式,那些都是“万金油”的商业模式。还是杨勃自己说的好“可能会考虑和出版合作,并做信息提供或精准投放的广告。着什么急呢,有些人似乎比我们还急”,类似Google AdSense,这样的模式可以移植到豆瓣上:在对用户的喜好,年龄,地址进行分析之后,告诉用户买他喜欢的书离他最近的地方在哪里,想看的电影在哪里有的卖。不过说实话,为豆瓣这样的纯正web2.0血统找一个商业模式,挺难!
在回到我上所要满足的需求上来,如果豆瓣仍旧是按老思路去做“我上”的话,那恐怕是要失败了~想知道原因不妨分析一下blog和书籍的不同之处,首先一个,blog是不断更新的,而书呢,印刷出来了就不会变。一个人能阅读的rss有多少呢?一般专业人士可能在200个左右,但绝大多数草根能顾得上看的,也就20个左右rss。所以,如果按照原来的方法给用户疯狂的推荐blog的话,那么用户会因为这样的Dos攻击而崩溃。(keso这样的专业大牛除外)。其次,我上的价值何在?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你可能感兴趣的blog地址??貌似这样的blog地址多如牛毛,我现在需要的不是发现我感兴趣的blog地址,而是发现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blog地址,这一点,豆瓣能做到吗?不能,为什么?原因很简单,他搜集我的信息并不够,可供分析的资料太少。如果我们完全把自己的品味和趋向交给这样一个网站来衡量的话,我们必须完全的信任他,像对一个知己一样倾诉,这样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。莫在浮沙驻高台,不知道豆瓣以前的目标人群是哪些,现在豆瓣里缺少一些精英群体来扩大豆瓣的价值和影响力,这也是我不看好豆瓣的原因。
我上将会是一个鱼龙混杂的东西,在这里面找到对自己来说有价值的blog,就像在垃圾桶里找美食一样。
既然已经到了“我上”的地步了,那么就干脆搞大吧~~建立安全机制,搜集用户信息,经纬划分群体,提高价值和影响力
Pingback引用通告: 如何成为一个行动者1 by 光墓 – 马开东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