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兴趣的话,我们可以做个实验:
1、手头工作刚刚告一段落,想放松一下,看看新闻(或微博)
2、按照你习惯的方式开始浏览
3、等你下次回过神儿的时候看看消耗掉的时间,惊讶吗?
我在朋友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他做过统计,大约是48分钟,结果是:他的眼睛快瞪出来了,因为比他刚忙的正事儿还多用了10分钟。
我把这个叫做“进入信息黑洞”,即不由自主的花大量的时间在持续接受信息上。
关键字是:不由自主+持续接受信息
打个比方的话就是:我只想找段绳子,最后却拉出一头大象。
如何走出信息黑洞,放掉那头大象呢?
我喜欢李中莹先生的一段话:
把人事物归类能使得我们定出它们在我们人生里的意义与地位,以及让我们能有效地运用它们。
–《重塑心灵》李中莹
这和我阅读信息的理念一致,就是:归类阅读,行动内化
这篇文章就分享我对这八个字的实践,开始吧……
分类阅读的方法
先上图:
再来解释,我把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分为三类:
- 新闻资讯
- 增进理解
- 实践内化
同时也为这三类信息准备了三个抽屉:
- 略读
- 分析阅读
- 行动阅读
现在分别打开每一个抽屉和大家分享下:
1、新闻资讯:包括社会新闻,我感兴趣领域的新闻等等,可以增加自己信息的广度,比如《HTC ONE发布会外媒评论汇总》,
略读:要领是5W,包括讲的什么事儿(What)?在哪里(Where)?何时发生(When)?牵扯到谁(Who)?为什么会这样(Why)?
目标:输入
2、增进理解:包括针对某个点的解释、分析文章,可以增加自己信息的深度,比如《从邮箱到网盘–看网盘的盈利方式》
分析阅读:要领是FM,包括框架结构(Framework),这里面又包括吸引我的观点和句子、文章的逻辑线、它在想说明什么问题, 我的观点( My opinion),最好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一次信息,就像让小孩子复述故事一样,加深印象、增强理解、加强表达。这种阅读信息的方式我通常都会在手头准备好笔纸。
目标:联结
3、实践内化:包括自己觉得有趣,并且想亲身试试的信息,比如《Evernote技巧系列文章》
行动阅读:要领是PN,包括计划(plan)和下一步行动(next action),我会把这系列文章中我想学习的技巧列成一个清单,放到omni focus里面,设置一个时间挨个尝试。
目标:输出
归类阅读只有三步:
- 判断信息的类型:看到一条信息,脑袋里面首先判断应该放到哪个抽屉里
- 采用对应的方法:通常就是针对信息类型的不同问不同的问题,是拉开抽屉,把信息放进去的过程
- 实现对应的目标:收放自如,实现预期的目标就是成功
管理信息的原则
我的原则有三个:
1、占主动:你可以感觉一下,每时每刻我们似乎都在和另一个自己对话:“买这件还是买那件?”“这件吧,颜色比较亮”,要小心这种对话哦,它是一份觉察,也是一种引导,例如:“地铁上人真多……”,因为这个句式缺少具体的行动,所以大脑会选择做最舒服的事情,比如游戏之类,那如果你有意识的在对话中加入行动:“地铁上人真多,读一下RSS吧”,那么你获取信息就更加主动,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可避免的获取信息,那为什么不主动一点?
2、可流动:同一领域的信息源我会让它们流动起来,这样有流入有流出,就成了活水保持新鲜,拿我读书来说,我书架上固定的一个区域只放十本书,我把它定义为“可以反复阅读的top10”,一方面这10本书会越来越经典,越来越适合我,另一方面也不会枯燥,这种投票选出最棒内容的模式从几年前Digg到豆瓣、知乎,一直都存在。所以比如说我的RSS订阅就会随时添加和修改,同样是科技类的博客,我最多保留2-3个,多了就会焦虑,但这2-3个会随时调整。
3、加限制:庄子说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”,成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,而我们要接收的信息是无限,所以我会给自己设置时间底线,这样一来就会驱动我们去筛选信息,阅读不同类型信息用不同的方法。
假设我们的精力是油门,处理信息的方法是档位,那无原则、无方法的接收信息就是挂空挡踩油门,也就容易进入黑洞。
如果你只是要找一段绳子而已,那么拿到了你所期待的长度,就请果断剪断绳子,放掉后面那头大象。
结语:
我在一本书里读到“戒盈杯”这个概念:戒盈杯,酒器。杯心直立一龙首,外底部有一漏孔。入注水,浅,则滴水不漏;满,则水流殆尽。故称“戒盈杯”。
我在处理信息时最大的感触也是如此,贪多嚼不烂,不如把最感兴趣的一小部分消化吸收掉
人的烦恼伴随欲望而来,战胜自己欲望的人,烦恼就会少~产生这样的内心能量之后,再来用分类阅读的方法,相得益彰~~
让我们一起成长吧!
您好,文中所配插图是用神马工具画出来的?
在现代社会,这个方法太有用了
谢谢非常好,非常感谢, 我现在的rss里面有好几百个订阅
现在遇到挑战,太多了,看都看不完!
基本上也是用您的三个步骤,
先粗略过滤下,凭感觉留下一些不错的,然后细读
然后在分类,放到自己的知识库里,
同时,我自己建立的一个论坛:cyjx101.com
作为我的共享库!
太有体会了,尤其是看维基百科的时候。
为了查概念A,在点进去以后选择相关条目B,C。
然后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进去了。等意识到以后,自己原先查到的A的内容已经忘了不少了
ipad上的paper
让我们焦虑的事情太多,先学会做减法,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能引起共鸣、产生效果的方面,才能取其精华消化成自己的东西,比如说花15分钟看完LZ的博文~~~
好文!立刻用起来
这篇文章就放到时间内化中!
看到你的插图非常美好,能请问一下是什么软件画的吗?
谢谢你这篇文章,我认为你此篇文章就是需要深化理解、实践内化的一篇文章。
感谢你这篇文章,让我有了新的笔记和思索的线索。
雏鑫老师你好,这篇文章提到的实践阅读部分我有点不明白,如果一篇文章里面有多个项目我想要实践,比如说你这篇文章,我应该制定一个待 实践列表还是多个呢?